照片上在东北师大工作过的,有常城(前排右三)、石人(前排右五)、郝水校长(前排右七)、蒋锡金教授(中间拄拐者)、公木教授(前排左六)、杨公骥教授(前排左五)、戴星东(前排左三,非四班师生)、宋振华(前排左二)、吴新(前排左一)。后排左起曹玉英、韩光(后排左四)、王肯(后排左七)、薛虹(后排中间)、王向群(后排右六)、宁坚(后排右五)奚惕(后排右四)、吴枫(后排右二)、宫朴(后排右一)。
此外,照片上还有乌恩溥(吉大教授)、可人(长影导演)、费小平(理工大学中文系教授)、那侃、田辛等人。
四班的成立还要从当年的历史背景说起。
1945年9月3日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分别占领长春以南、以北两方。1946年内战后,国民党在长春成立了“长春大学”,这是集伪满14所大学有学籍身份的学生,分别以原来各个专业成立的学院,统称为“长春大学”。
长春大学从学员的思想情况看,大致可划分为三派:一派是倾向共产党(谓之左倾);一派是倾向国民党;还有中间派。当时学生年龄多在二十几岁,正值风华正茂,思想活跃时期,左倾学生中还有思想更激进的,称为进步青年。
左派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进步思想、揭露国民党的黑暗腐败,民主墙是传播的主要阵地。民主墙不断贴出大字报:如披露沈崇案,即北大女学生被美军大兵强暴的事件,一石激起反美、反国民党的浪潮。其他还有针对李公朴、闻一多先生被害事件揭露真相等宣传品。有的进步学生不满国民党的贪污腐败行径,憧憬解放区的民主自由,而放弃了在长大学习的优越条件(吃住不花钱、阶梯教室上课、美国救济总署还发给衣物等),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
1946年夏季,八路军向长春发动攻势。国民党当局担心学生们“闹事”,便让学生停课,将学生们分散到长春市内各处,医学院学生被安排在附属医院(三马路附近),文学院安排在满碳大楼(现在的解放大路吉大校园)……,还有部分学生留守看教学楼。
1947年,长春大学一些学生先后冒险通过国民党的哨卡去哈尔滨(共产党所辖解放区),那时穿越哨卡如果被国民党兵抓住就遭杀头。我们有时徒步跋涉,有时搭乘大马车,历尽艰辛跑到解放区,当时的城工部部长李立三接待了国统区去的青年学生。我们这些人被分到北安军政大学学习,过着半军事化的生活,共分成12个小队。除了组织下乡帮助秋收外,还责令每小队演出一个节目,在十二个节目中选出两个歌剧,在全校上演:其一是多才多艺(会编剧、会词谱曲、导演)的王肯写的剧本《二流子转变》,另一个是吴新写的剧本《宝山还家》。剧目反映了当时农村现实生活,下乡演出也很受农民欢迎。
那时,接触过先进思想的热血青年充满朝气,无论劳动、学习,还是参与各种活动,都满怀激情,由衷地信仰共产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大家真诚地接受新学堂的革命洗礼,听党的话认真改造思想。
三个月后,在军大学习结束,当地的学员们都分配了工作,国统区去的学员则继续学习。1947年12月,李冀(从延安来参与办东北大学,即佳木斯东北大学)老师把我们这些学生接到佳木斯东北大学,统一编入三届四班(佳木斯东北大学共有五个班)。李冀同志任四班的班主任,另安排两名年轻的教育干事(相当于现在的辅导员),一位是赵洁童(曾任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长师副校长)、一位是赵青伟(曾任市委宣传部部长、市教育局副局长,仍健在)。
四班约百人,分八个小组。学生们民主选举了学生会成员,陈辛(解放后曾任长春市政府纪委主任)为学生会正主席,吴新为副主席,常城为学习委员,王肯为文娱委员,马某某(男)为生活委员。
佳木斯那段生活给人留下了良好的深刻印象,每天上午分别由杨公骥、公木(张松如)两位知名教授轮流讲课,教学效果非常好,颇受大家称道与欢迎。杨公骥讲“五四”思潮,公木讲国际形势,下午讨论或搞文娱活动。学校曾组织学员们去矿山体验生活、听报告,并下井一次、参加了一次斗争把头的大会,接受阶级教育。佳木斯大学与军大相比,这一阶段的学习生活确实体现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波”的特点,大家心情非常轻松愉快。吉林解放后,1948年佳木斯东北大学南迁到吉林市,与两部分生源汇合,校名仍为东北大学(东北师大前身),校长是张如心。四班学员继续学习不久,先后被分配到各地或留校工作。
四班学员留在东北师大工作或读书的有赵洪(东北师大政治系教授,改革开放后转到辽师)、郝水(生科院教授,曾任东北师大校长)、王向群(东北师大政治系教授)、常城(东北师大历史系教授)、薛虹(东北师大历史系教授)、吴枫(东北师大历史系教授)、宫朴(东北师大历史系教授)、宋振华(东北师大中文系教授)、奚惕(东北师大生物系教师)、王肯(后转走离开师大。曾任吉剧团团长、省作协主席及党组书记),还有宁坚(留在师大后勤任基层领导)、吴新(东北师大第一届医务所主任、主任医师)、曹玉英(从吉林调入校医院的医生)、石人(原工农速成中学教师,平反后到东北师大图书馆)、韩光(师大附中语文教师)等同志。
我参加革命是从国统区的大学,跟随地下党的赵洪同志,一行8人同去解放区,他是我们革命的领路人。同学们都尊称他为老大哥,他德高望重、博学多才、平易近人。他在师大时讲授政治经济学。他的为人、学识与修养。受到所有熟悉他的人的好评,“文革”后恢复了党籍。由于他们夫妇远在外地,没能参加这次聚会的合影,但也是至今健在的老资格的两位,祝福他们健康长寿!
我们这一代人,历经坎坷,曾经面对过险境,却矢志不渝地前行。
在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四班的师生多数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许多人被打成“右派”,连公木老师也被错划为右派,当年劳改时期吃不饱饭……十年浩劫中许多人受到残酷迫害,许多人被关进“牛棚”,有的同学(吉林地区某中学教师)在文革中被活活打死。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平反了冤假错案,被强加在人们头上的各种“帽子”摘掉了,还受害者以清白,恢复了历史本来面目。无论是“右派”同学,还是“文革”中的“黑帮”,同学们依旧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继续为党工作。许多“右派”摘掉帽子,通过自己始终不渝的努力与追求,加入了向往已久的党组织。然而,有的人由于多年蒙受不白之冤,心情长期压抑,得了不治之症,早早离开了,遗憾的是他们没能看到改革开放后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
每每忆起往昔的岁月,同学们年轻时生龙活虎的模样、音容笑貌历历如在眼前。
幸运的是,我们健在的同学们看到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得以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回忆过去,珍惜今天。
(摘自《皇冠真人注册(China)官方网站校友》2015年第4期,作者系东北师大离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