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东师

2016.10.10
供稿单位
党委宣传部、信息化办
文字
作者:刘兴土
摄影
齐伟宏
编辑
张轩维
审核
徐红彦、白立新
主办单位
党委宣传部
协办单位
信息化办 美术学院

师恩难忘 感念师大

点击次数:

在母校7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我又一次回到了母校校园。当年的砖瓦旧房已被一排排红楼绿树取代了,人工湖边的一条条垂柳细数着悠悠岁月……阔别母校50年,这里有太多可喜的变化,不禁让我再次想起在母校求学的经历。

我是1955年考入皇冠真人注册(China)官方网站地理系的,本科毕业后又留校任教,当了六年的地理老师。在东师学习、工作的十年时光给我留下了太多太多,我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与此密不可分。

我清晰地记得,当年地理系安排的课程很全面,土壤、气候、植物,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应有尽有。广博全面的知识传授不仅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渴求,更为我未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印象较深的是当年的野外实习和社会实践。地理系的野外实习和社会实践大都集中在二、三年级,每次都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实践的足迹遍及吉林、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等多个市县,实践的内容也很丰富:到敦化考察地质地貌,到萨尔图进行草原实习,到奈曼探究沙漠化防治,到江密峰作公社规划,到东辽大架山开展水土流失治理, 到延边汪清勤工俭学……这些经历虽时隔许久,但每次回想起来,往事还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现在很多地理科学数据都可以借助遥感技术采集,方便得很。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科研教学都需要研究人员亲力亲为。我记得那时大家搞调研大都是骑着自行车考察,路不好就推车步行,路过沼泽地时要趟没腰深的水,能坐上大卡车便是再幸运不过的事了。没有电脑、录音设备,所有调查采样都要手抄,这些不便都可以克服,最难熬的是考察期间在野外住帐篷,没有灯还有很多蚊子……有一次考察,印象尤其深。我们到长白山天池进行云雾观测,在山上待了一个月钱粮用尽,没有办法,只得下山。因为没有车,我就和另外一名老师走了一百多里山路走出了长白山。当时的长白山还没有多少人工痕迹,时有野兽出没,也不知为什么当时竟也不觉得害怕。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科学考察,虽然艰苦,但大家都乐在其中,劲头十足。正是得益于学校丰富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在上世纪80、90年代,国家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攻关时,我承担国家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区域治理等多项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在校期间,多学科的综合学习与实践,为完成攻关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完成了课题任务,还多次主笔项目的总结报告,并担任项目专家组长等。

受东师勤奋创新的校训精神的影响,即使学校对科研并没有硬性指标的要求,我们很多老师也都“醉心”于科研。在我看来,科研是教学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科研,教学就是一潭死水。所以,毕业留校后,我利用一切机会积极申请科研项目,承担吉林省气候区划、农业气候区划和集安小气候调查项目。虽然那时科研条件很艰苦,实验室条件也较差,但是大家都能克服种种艰辛,全力投入到科研中。前几天我回母校,参观了学校教学与科研环境,看到许多先进的实验设备,教学与实践环境比我们那时好太多时,感慨良多,真心希望东师的大学生珍惜眼前学习时光,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未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东师学习和工作期间,地理系有五十多位老师,教过我的有杨秉庚、景贵和、祝廷成、柴岫、王文卿、张力果、郎惠卿、孙肇春、曹琦、祁承留……这些老师讲课各有特色,但都很精彩,而且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详尽的板书教授我们地理学科中复杂而又冗杂的知识,这一点反映出东师教师对课堂的重视,对学生课业的负责态度。老教师不仅敬业,而且关心每一名学生,不让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因为生活或学习在大学中掉队。毕业留校后,我也继承东师老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优良作风,认真指导、关心我的每一名学生。

回首在东师的时光,无论是学习、实践,还是教学、科研工作都是我难得的经历,为我后来的发展打下了牢牢的根基。我的成长,离不开东师老教师的谆谆教导,我深深感激母校的培养!如今,东师走过了七十年的风雨历程,作为东师培养的学生与教师,衷心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摘自《东北师大校报》第1310期,作者刘兴土为地理科学学院1959届毕业生,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