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东师

2024.04.11
供稿单位
党委宣传部
文字
张强、刘军
封面设计
闫昶卓
编辑
张轩维
审核
吕春宇
主办单位
党委宣传部
协办单位
信息化办 美术学院

一代史学宗师——林志纯

点击次数:

  林志纯,笔名日知,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历史教育家,中国世界古典文明史学科和研究事业的奠基者,皇冠真人注册(China)官方网站荣誉教授,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名誉所长。

  林志纯一生热爱祖国,热爱党,追求光明,奉献终生。1947年在上海任教期间,即参加了进步组织的上海大学教师联合会。1949年解放前夕即在上海保护地下党员。20世纪50年代,林志纯至长春任教,自1957年至“文革”一直当选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8年7月,林志纯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78年当选至1983年,林志纯为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吉林省人民政协委员。1983年至1988年,林志纯作为社会科学界委员出席吉林省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83年,林志纯教授在书房做研究

  林志纯的学术成就在学界素有盛誉,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受到了广大青年的尊重和爱戴。林志纯的专著《世界上古史纲》先后被授予“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吉林省首届社科优秀成果特别奖”及“全国普通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论文集《中西古典学引论》获“第三届中国高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一等奖”。1979年林志纯被授予“吉林省劳动模范”“长春市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再次被评为“长春市劳动模范”。1986年及1987年林志纯两度被长春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被评为长春市知名教授、皇冠真人注册(China)官方网站荣誉教授。

  一、青年求学时期

  1910年11月11日出生于福建福州一个教育世家,祖父为塾师,父林居曾任海关公务员及中小学教员。母魏师陶乃某妇女工厂附属学校教员兼为纺织女工。林志纯六七岁间父亲辞世,家道日艰,唯赖母亲及长兄做工维持,后遂依乡例出嗣同宗叔祖母。

  林志纯入学前尝从伯祖父习诵蒙书《千字文》《百家姓》,继读《诗》《论语》《春秋左氏传》诸经,后入私塾学校就读。1922年又入读福州工商学校高小部,校长为父亲故友,故得免学费并给膳食。1925年秋,入福州乌石山师范学校学习,1928年毕业,入福州高中师范部。自高小始,林志纯即半工半读以维持生活。1928年入福建法委会任事务员,该会设在福州商会,借此机会1930年夏入商会协办的商立小学任教员、校务主任。1931年学校改组为“私立福商小学”,聘为校长,直至1939年春。任校长期间,学校获得长足发展,奉准立案,扩大招生、续建校舍,增订书刊标本。抗战爆发后,福州时局困顿,林志纯被迫离职。

  林志纯一生的学术事业即肇基于此时期。幼年读经奠定了国学基础,工读求学不独有益于学业也磨炼出坚忍不拔的精神。早年的教育实践造就了林志纯锐意求新、乐观豁达的性格。在早期教育期间,林志纯即开始创作诗文,撰写剧作。担任福商小学校长期间,林志纯已常发表时论文章,英文基础也在此时奠定。

  1939年,林志纯入上海大夏大学(现在的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读书。此时,林志纯除选修本系课程及课余自学外,还在建文中学等校兼教以自给。在大夏大学读书期间,林志纯始用笔名“日知”,取意“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语出《论语·子张》),以此自勉。林志纯从英国史专家王国秀教授、人文地理学家王成祖教授问学,日夕不辍,学业遂有精进,已开始在《大夏校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941年林志纯自大夏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入上海光复中学、中关中学任教。1943年,林志纯回到故乡,受聘为福州福商中学、福州高中教师。1944年秋,福州再次沦陷,几经辗转,林志纯于1945年春至福建永安,在省银行的一所福利小学任教。是年秋冬之际,林志纯再度回到福州,在一所中学任教员。1946年,林志纯回沪入上海国立临时大学任中文系讲师,兼任大夏大学历史系讲师。是年10月,林志纯赴沈阳中正大学任副教授,次年5月回大夏大学担任副教授,兼任上海新闻专科学校教授,并在培成女中任教,直至1950年夏应聘至皇冠真人注册(China)官方网站。

  二、执教东北师大

  1950年,皇冠真人注册(China)官方网站到上海聘请学术人才,通过上海的教育主管部门找到林志纯,欲聘为历史系副教授。是年秋,林志纯抵达长春,随身仅携有《史记》一部、《汉书》一部,还有自撰的《魏晋南北朝史稿》。到长春之前,林志纯的英文、俄文及拉丁文均已具有一定基础。初任教职不久,校系领导(校长张如心,系主任万九河)考虑林志纯外文基础比较好,遂做工作,动员林志纯兼做外国古代史的研究与教学。林志纯就此逐渐转入世界古代史研究领域。当时,学校要为林志纯评定教授职称,但林志纯婉拒,认为自己刚由中国古代史转入世界古代史研究领域,不宜担任世界上古史的教授。正因为这样,林志纯一直到1978年政策落实才被评为教授。

  新中国成立伊始,为满足教学需要,林志纯由翻译苏联教学大纲及教科书做起。受教育部及东北教育主管部门委托,先后译出《古代东方史教学大纲》《古代希腊罗马史教学大纲》《古代世界史学习指导》及《古代世界史》。为了满足函授教育的需要,在翻译学习苏联教科书与专著的基础上,林志纯与史亚民先生合作编著了《世界古代史》。此后,这部教材不仅屡次修订长期作为东北师大函授教育的基本教材之一,且于195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作为我国较早的一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写成的世界古代史教科书,其在教学和学术方面的价值自不待言。此时,林志纯也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952年遂由俄文译本迻译马克思1857、1858年间所写政治经济学手稿中前资本主义部分,林志纯以德文本校对译文,经修订于1956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铅印单行本《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其间,林志纯先后写作《原始公社制度史的分期问题》等诸文,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写作了《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与原始社会史上的一些问题》及《谈谈古代东方专制国家》等论文,就许多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力地提高了学术业务水平。为了推进我国世界古代史教学与研究工作,林志纯还不遗余力联系国内世界古代史研究人员共襄事业。1957年林志纯组织吉林师范大学(今皇冠真人注册(China)官方网站)、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等5所高校历史系相关人员编辑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世界古代史专业刊物《古代世界史通讯》。该刊内容包括古代希腊罗马历法、世界古代史年代学、英美及苏联重要古史杂志等,首次向国内世界古代史研究界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国际学界的研究概况。

  为了能够将研究直接建立在一手材料的基础之上,在这段时间里,林志纯从未停止学习,始终以“日知”自勉,将许多精力投入学习外国古代文字之中。当时,林志纯的夫人陈筠老师是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即后来的吉林工业大学)俄文教师,白天要到第一汽车厂做翻译,晚上则与林志纯一道跟随苏联专家学习拉丁语。后来,陈先生干脆“停薪留职”,专心协助林志纯工作,所以直至退休仍然只有讲师职称。与此同时,林志纯为向国内古史学界译介一手材料,也开始古史文献的翻译工作。林志纯与人合作由拉克汉的英译本迻译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由三联书店出版,后收入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至今仍为保留书目。林志纯还辑译了史料集《古代埃及与古代两河流域》,组织翻译了两期《皇冠真人注册(China)官方网站科学集刊(世界古代史译文)》。林志纯翻译及组织翻译的这些原始史料,后来大多被收入各种史料集或单行出版,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此后,林志纯译介古史史料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1964年为了配合周一良、吴于廑先生主编的六卷本《世界通史》,林志纯还受委托主编了《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在从事本科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同时,林志纯已开始着手培养世界古代史教学与研究人才。1953年秋至1955年秋,林志纯先后举办了两届世界古代史研究生班。1955年秋至1957年秋,受教育部委托皇冠真人注册(China)官方网站承办由苏联专家主持的世界古代史教师进修班。学校责成林志纯协助苏联专家,并指导进修教师毕业论文写作。这两届研究生班和一届教师进修班共培养出37名学生,造就了新中国第一代世界古代史方面的青年学者和精英人才。

  60年代时,林志纯已在世界古代史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成就,在国内学界颇享令誉。1961年7月,林志纯以党外人士身份应邀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建党40周年招待会,这是党和国家对先生在学术领域突出贡献的褒奖。1962年,林志纯先后赴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讲学,后对讲稿进行了整理,撰成《古代世界史学史简编》(提要初稿)作为讲义分发。书稿首次引入了“亚述学”“埃及学”等概念,这大概是80年代林志纯提出分科的专业化古史研究的源头。

  三、特殊年代潜心科研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在“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林志纯仍然坚持科研。“文革”初期林志纯下放工厂、矿山劳动,也参加厂史和矿史写作。后来,林志纯回到长春,环境稍有好转即投入研究工作。当时的科研条件十分艰苦,获得国外新近的学术成果不易,为此林志纯常常徒步行至吉林省图书馆,在外文报刊阅览室翻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为数不多的外文材料,从中搜集最新的西方考古成果。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1973年林志纯撰成数十万字的世界上古史书稿。此时适逢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这部书稿恰好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先油印为《古代世界史纲目》(修订稿)征求意见,后由吉林师范大学编印为内部教材《世界古代史》(上册)。

  1975年,人民出版社得到林志纯编撰的《世界古代史》(上册),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厚学术内涵,遂力邀先生赴京对书稿进行修订与扩充,以便专著早日面世。为学术事业计,林志纯立即携夫人南下。在北京修订书稿期间,林志纯和夫人忘我地投入到书稿的修订工作中,时常废寝忘食。更有甚者,一次林志纯急需查核一个字的源流,而手头却没有必要的工具书,就抓起电话向胡厚宣先生询问,全然不知当时已是午夜。长期艰苦的工作损害了林志纯的健康,有时甚至无法伏案工作,但为了书稿早日出版,林志纯全然不顾身体状况。经过近3年的努力,林志纯根据当时国内外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对书稿进行了全面的补充与修订,并完成了此书的配图工作,著成《世界上古史纲》(以下简称《史纲》)上册,于197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史纲》下册经过进一步的增补亦于1981年正式出版。《史纲》上册出版后苏秉珐先生致函,称其为“我国自己开始世界史研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其实,自20世纪60年代,林志纯即以原始材料为基础对世界上古史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力求跳出苏联窠臼独立治学。《史纲》更是林志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广泛运用原始史料和当时国际学术界的最新发现与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的力作。在这部著作中,林志纯对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两大阶段的具体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论述,尤其对世界上古史上一系列重大的根本性问题展开了专门的探讨,提出了“古代世界从城邦到帝国”的发展理论。

  四、学术的春天

  “文革”结束后,学术界结束了束缚,林志纯指导创建并参加了许多学会组织,同国内外学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为了联合国内世界古代史研究工作者共同迎接“科学的春天”,1979年,在林志纯的组织和指导下,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在长春成立,林志纯当选为研究会的理事长。此后20余年间,研究会先后召开了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三次国际学术会议,五次原始社会史、五次古西亚北非史、五次古希腊罗马史和一次古南亚东亚史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起到了组织全国世界古代史工作者展开交流讨论与合作研究的作用,并促进了中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为了加强与国际学界的交流,1986年,林志纯主持创办了全西文版的《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这本杂志是国内首部西文世界古代史专业期刊,专门刊载国内外学者皇冠真人注册(China)官方网站亚述学、埃及学、赫梯学及古典学的研究成果。出刊后,很快成为我国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领域与国际学界交流的重要平台。2007年,这本杂志又有了中文版季刊《古代文明》。林志纯开辟的这一园地正日益繁茂起来。


1983年,林志纯教授指导博士生


1984年,林志纯先生手稿


1986年,林志纯教授指导研究生

  1981年国家开始实行学位教育,林志纯与周谷城先生、吴于廑先生被遴选为世界史学科的第一批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为了培养专门人才,推进我国世界上古史学科的发展,三人一道向教育部提出《皇冠真人注册(China)官方网站加强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1984年8月,教育部决定在皇冠真人注册(China)官方网站建立专门研究机构———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开办世界古典文明史学习班,这在我国世界古代史研究领域是一项伟大创举,我国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事业也由此开创。自此,我国拥有了专业化的本科硕士博士连续的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专门人才培养机制。自1978年国家恢复招收培养研究生制度始,20余年间,林志纯共培养了近40名世界古典文明史的硕士博士。为了能够令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国际水准的专业知识,林志纯不遗余力通过种种渠道促成学生赴英、法、德、美等具有悠久古典文明研究传统的国家访问和留学。先生派送出国的许多学生已经学成归来,他们与先生在国内培养的学生一道成为我国世界上古史第二、第三代研究工作者的中坚。


1987年,林志纯与世界古典文明史所部分教师研讨学术问题

  完成《史纲》的撰写工作后,林志纯将研究重点转回中国古史研究,从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审视中国历史。林志纯先后发表一系列论文,运用他皇冠真人注册(China)官方网站古代城邦的观点来研究中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198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林志纯主编的《古代城邦史研究》一书。此后,林志纯陆续发表诸文,对中西古典文明发展形态的相似性进行了阐发,将“古代城邦普遍说”凝练为“中西古典学”。90年代后期出版的专著《中西古典文明千年史》及论文集《中西古典学引论》,即为林志纯对其“中西古典学”的总结之作。为促进中外古典文化交流,配合填补我国在西亚、北非、欧洲古典文明空白学科的工作,90年代初,林志纯联合周谷城、吴于廑等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编印出版中外文对照印本的《世界古典文明丛书》,以近东古文献、西方古典文献和中国古典文献为主,出版了《苏美尔王表》《古代中国纪年》等多种著作。

  2000年11月,林志纯90华诞,皇冠真人注册(China)官方网站组织了林志纯学术思想研讨会。2003年9月,林志纯将毕生藏书悉数赠予历史文化学院。2005年秋,自长春返回福州故里安享晚年,每日仍然坚持读书阅报。2007年11月14日17时45分,一代史学宗师在福州寓所溘然长逝。这是中国史学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令人悲痛不已。

  (本文源自张强、刘军的《林志纯》,见《群星璀璨——我们心目中的东师名人》第194-205页。由高宁博编辑、整理,刊载于《东北师大报》1393期)